|
职教每周文摘(第十六期)2022328—43来源:职业技能 发布时间:2023-11-21 06:09:59
产品说明
日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期项目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搜索“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能够找到各项目平台。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国家教育公共服务的一个综合集成平台,具有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等功能,是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有效支撑,是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面对“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教学需求,这些智慧教育平台有哪些内容,平台资源建设进展如何,后续将怎样发展?日前,教育部举行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有助于职业教育加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力度、深度和效度,实现个性化、精准化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逐步形成“数治职教”治理新模式。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有四个版块:“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服务学习者,让其享有优质便捷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提高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使用效率;“教材资源中心”,服务职业教育教材开发、选用、监管和评价等需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服务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技能鉴定和竞赛考试等应用需要;“教师服务中心”,服务职业教育干部职员培训内容优化、培训质量提升。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分三期建设。3月28日上线的是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6月底完成其他各中心的开发和上线。截至目前,平台已有教师自建课程超17.8万门,为“大规模个性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可能。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有利于革新传统学校模式。数字化时代,职业院校将突破传统的“围墙”限制,成为形式上更丰富、本质上更自主、时间上更弹性、内容上更定制、方式上更混合的“技术技能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智能开放教学及实训环境,实现泛在学习。此外,数字技术还能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师生之间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均衡。 未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将逐步建成“优质职教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学生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教师教育教学与备课交流的平台”,陆续上线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能力提升中心、教材资源中心。建立更完善的国家、省、校三级互补的优质专业与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接受《光明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说,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时不我待。企业家苦恼于“高技能人才哪里招”,技工不明白“高技能人才怎么考”,学校闹不清“高技能人才如何教”,这样一些问题不断催发着郑永飞深入思索。 郑永飞指出,首先是明确高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要支持合乎条件的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举办专门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开展专业特色突出、动手能力培养突出、就业优势显著、服务产业需求的职业教育;要支持有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普通本科高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产业领域、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需求,开办高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要支持具有学士或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到高职院校进行专门职业培训,通过与产教融合型企业联合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打通普通高等教育对接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端“立交桥”。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赵志群博士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一书中指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特点可概括为一句话:“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他认为,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要解决的10个问题:(1)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2)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3)应用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办法来进行职业分析。(4)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门类。(5)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6)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7)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8)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9)建设以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10)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1年科技成果推介会上,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指出,当前中国处于历史转折的时代机遇期,而“硬科技”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硬科技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当下的硬科技主要可大致分为八大领域,分别是人工智能、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作为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米磊表示硬科技的“硬”,不仅体现在其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和综合国力,能驱动经济社会变革,是技术硬,还体现在精神硬,尤其是工匠精神。结合当下职业教育的现状,米磊表示,部分技术技能人才从学校和机构走出来,并没有进入对应的岗位,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损失。企业和单位要成为细分领域的佼佼者,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日,江苏省正式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提出到2025年,全省技能型社会建设初显成效,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显著提升,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稳步提高。到2035年,职业教育供给与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高度匹配,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主要发展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江苏成为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 自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陆续印发“地方版”的实施建议,为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画出育人路线图。这对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各地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在谋自身发展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要消除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夯实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基石。扩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平台,大力推进技能提升行动,壮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队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讲好“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求作为,担负起育人重任。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适度超前进行专业布局,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的专业。要按照各地画好的路线图,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 要为技术技能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人人有尊严、有出路、有奔头。要大力开辟多种培养途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让技术技能人才找到符合自己出彩的舞台。 为落实习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上提出的关于举办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的倡议,推动金砖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交流,搭建具有高水准和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赛事平台,教育部于今年3月至11月牵头组织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 本届大赛是中国作为主席国在金砖国家机制下举办的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大赛由金砖五国政府部门指导,在整合各国职教特色与办赛资源的基础上优化赛事设计,对标世界技能大赛,聚焦高端制造、数字化的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等重点领域设置机器学习与大数据、Web技术等20余个赛项,以提升五国职业院校师生在创新、协调、组织、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丰富五国职业院校和企业交流与合作内容,整体推进金砖国家国际化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 教育部已会同外交部、人社部和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等单位成立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大赛赛题制定及裁判工作由五国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金砖国家数千名选手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台竞技。大赛决赛将于11月在厦门举行。 近日,第十六届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技能大赛(第二阶段)举行,来自45所中职学校的师生进行激烈角逐。本届大赛由宁波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 以往的大赛相比,本届大赛从比赛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主动对接国家技能大赛和世界技能大赛。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林如军介绍,部分技能竞赛项目命题由大赛组委会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技术文件的要求制定,同时对接宁波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需求。 与往年相比,今年数控、焊接、模具、车工赛项和规程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凸显机械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的特点。电子科技类产品装配、电气安装与维修等赛项也加入世界技能大赛内容和评价方式,进一步拓展赛项内涵的同时,也提升了中职师生的技能水平,为今后参与世界技能大赛项目打下了基础。 春日初至,万木吐翠。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商院”)的校园里,刚刚落成的工匠文化廊在葱郁绿色的映衬下愈显韵味。这座集展示、教育、观赏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廊道,是无锡商院精心打造的又一文化教育场所,自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已成为师生们学习、交流、休憩的好去处。通过艺术亭廊、人物浮雕、景观小品相结合的形式,工匠文化廊再现了古代巨匠、新时代大国工匠和行业领军人的人物风采、成长故事和突出贡献,展示自古至今工匠精神的教育名言,让学生漫步于艺术与美景融合的长廊内,在潜移默化之中体悟工匠精神,感受优秀职业品质的力量。 长期以来,无锡商院重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率先实施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文化育人的创新探索,实现职业素养与文化育人、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成长成才与寓教于乐的涵育融通,培育学生成长为能融入社会、适应企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职业人”,提升职业发展竞争力。 淮南市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走市场办学之路、合作办学之路、质量办学之路、特色办学之路,坚定不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施顶格推进。本着“能提前则提前”的原则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整改任务。我市15所中职学校中,已有9所学校实现完全整改销号,71项办学指标整改任务已完成54项,超额完成年度达标整改任务。 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总投资15亿元的职教园区建设已基本完工,政府大投入促职教大发展的集约式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深化“三教”改革。全市共5所学校1200余名学生参与40个项目的试点任务。2021年,我市1种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一等奖;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中,获1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浓厚氛围,破除职业教育偏见,全市2万余名初三毕业生参加职业体验,2021年度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12675人,技工学校6900人,职普比达53:47,超额完成年度招生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