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传统之美 品文化之韵
时间: 发布时间:2024-04-13 08:00:19 春季新学期一开学,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方麟就进入了筹备第四届“子曰”民间传统文化教育讲坛的冲刺阶段,在朋友圈里经常分享一些动态花絮: 上午在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校区,杨霞老师录制《〈论语〉中的“为学”之道》。杨老师的这堂课讲得特别好,我打95分。一般听课评课,我认为90分以上,就应该是一等奖了。 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李凤青老师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堂课结构严谨,开掘较深,不玩虚的,推荐大家观看,相信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老杜”。 听北京市门头沟区京师实验小学石宇老师讲《家乡的风俗》。这是一堂写作课,基础扎实,如果在技术的层面上,加强人文关怀会更好。很多老师属于技术流,偏语文要素,要想课高级,就必须进入“人文流”,才能从思维上解决观念的问题。 一直到3月19日“子曰”讲坛正式开幕,持续一个多月的精彩点评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活动现场,古诗词阅读、神话故事、京西太平鼓、胡同里的吆喝声、中国拱桥之美、藏族音乐、二十四节气的图案设计、傣族舞蹈……25堂课跨越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以及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校外教育,覆盖全学科,呈现了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来自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门头沟区等9个区的教师汇聚一堂,共同探索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应有样态和实施路径。 此次活动由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门头沟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主办,主题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注重学科渗透与融合、经典的传承与创新,采取“主讲坛+子讲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肖韵竹表示,希望通过“子曰”讲坛,弘扬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广泛研究和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良性运转,进而推动首都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工作。 在现场课展示环节,北京市第八中学永定实验学校教师李云执教的《登高望远抒怀抱——以〈望岳〉为例赏析登临诗》,通过“品读景别,剖析观景之道”“悟读情怀,探究抒怀之由”“比读《登飞来峰》迁移鉴赏之法”,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理解《望岳》《登飞来峰》共同的精神根脉——家国情怀,在语言实践中彰显文化自信,以文化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教师朱彤带来的整本书阅读课《〈红岩〉导读课》,引导学生组成小组在课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红岩》的内容,从作者、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向其他同学作介绍,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并通过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小萝卜头”形象,默读批画畅谈对他的印象。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千百年来不断延续的家国情怀,如何更好地传承,并且融入不同时代的元素,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在此次讲坛展示课程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加巧妙的设计和安排,从《论语》中的文化传承,到《望岳》中的家国天下,再到《红岩》中的革命精神,都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的。”方麟坦言,新时代对于“家国”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希望打通一条穿越古今的通道,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国家复兴和民族强盛,延续千百年来的家国文化,并用自身的行为赋予它们新的含义。 与往届不同,今年的“子曰”传统文化教育讲坛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校外教育讲坛,打通整个学段,做到全学科覆盖和跨学科发展,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育人、综合育人。 记者看到,高中整本书阅读专场讲授了《诗经》《论语》《红楼梦》《乡土中国》等古代经典和现代经典;在小学讲坛,关注中国革命的红色精神与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打通,通过阅读《红岩》引导孩子传承革命精神,上接古仁人之心;在职业教育讲坛,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养成,引入了职业教育藏族音乐课程和少年宫校外教育傣族舞蹈课程。此外,立足文化,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扩展到家乡的风俗和中华传统节日,系统展示了姓氏之美、风俗之美、节气之美、建筑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包括了“羿射九日”的担当精神,“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杜甫心忧天下的家国精神,范成大关爱农民的仁义精神,陕北安塞腰鼓元气淋漓、阳刚质朴的民族精神。 其中,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校区教师杨霞执教的《〈论语〉中的“为学”之道》,从“学而”章出发,拓展到整部《论语》的“为学”之道,再从书本转到现实,获得现实启示,整个过程贯穿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表达。整节课在结构上环环相扣,体量上呈倒三角,旨在让学生以熟悉的“学而”章为突破口,克服《论语》整本书阅读的茫然感和畏难心理,同时引用大量文献,让学生形成阅读文献、深度思考的习惯。与会专家认为,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深挖文本、巧借文献、聚焦关键问题、活用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与赓续传承,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由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学区管理中心承办的子讲坛上,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世东、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校长敖雪丹、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校长万锡茂、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杨宝华分享了民间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各学校围绕民间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包括人才资源、课程资源、社会资源,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创新性地打通学科内容,创造出了自己的新时代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科大附中打造“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特色课程群,建设“鼎新”课程3.0,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关联、“五育”融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运用自然地理学知识,开发“点石成画”等课程,以学校地质勘探队采集到的标本制作矿物颜料,泼墨丹青水秀,进行扇面写意山水绘画。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将中草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注重形式和模式的多元化,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发展素养,进而成为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者和传播者。地大附中强调对古代典籍的深入研读,学以致用和批判性阅读,在格物致知和修齐治平之间,融入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挖掘民间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各美其美,共享文化”是北京教育学院讲师高笑可对科大附中等四所学校的评价,她认为,从课程结构体系上看,四所学校各有侧重;从课程特色内容上看,四所学校各放异彩,各学校在发掘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内涵的不同层面时,也尊重了文化多样性。“学校传统文化课程须立足学科课堂,对相应的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元素作充分的挖掘,以相应的文化元素为主题,设计立体的环境,不仅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还能巩固所学内容,在学以致用、领悟理解背后的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民间传统文化教育基于课堂,但绝不止于课堂。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提出,传承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需要抓住两条线:一条是思想的线,即寻找文化最本质的东西;另一条是器物的线,寻找传承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载体,比如借用国画,体悟文化的意境美、含蓄美。她强调,在民间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过程中切勿生搬硬套,而要有机渗透,水融,以文化人。 什么是民间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勇看来,就是使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要做好民间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需要有严谨、深入的学术研究,解决民间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等理论问题,确保传统文化教育合乎教育的逻辑和原则,不偏离正道;同时,还需要有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地并富有成效;更需要高校的研究人员和一线的广大教师精诚合作,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研究和教学水平。“只有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比翼齐飞,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健康、持久、有效地开展。” 谈到今年讲坛的主题——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院长邸磊表示,这种转化,通过《诗经》中的女性觉醒,体现为对传统观念的重新认识;通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为民胞物与的仁者情怀;通过《〈红岩〉导读课》,体现为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对接与融合;通过《安塞腰鼓》,体现为民族刚劲精神的发掘与高扬;通过《胡同里的吆喝声》,体现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与热爱;通过《中国拱桥之美》,体现为团结互助坚韧不拔的中华精神。 “通过对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得以真实落地,融入学生的血肉,成为学生不可磨灭又呼之欲出的生命体验。”邸磊说。
上一篇
山东中职教育奔向“日新月异”新高地
下一篇 通化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