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刊文】农民职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上)
时间: 发布时间:2023-12-22 06:44:20 党中央、国务院向来格外的重视农民职业教育,各级政府贯彻党的政策方针,落实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的策略,积极地推进农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能型农民。 党和国家近年来出台的《中长期农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农业农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等文件,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进行政策扶持,全面推动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将农民职业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提出组织实施农民继续教育工程。目前,全国各地积极出台农民职业教育激励政策,形成了农民职业教育良好的保障和动力机制。 目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较为单一,一般是以农业大专院校作为培训的主体,但这些大专院校多采用学历教育为主,没有发挥技能培训主体的作用。农民受上班时间限制,偏好于短期的职业培训班,希望能够通过培训学到市场上紧缺的技能,以便于他们找到热门行业的工作。农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单一化极度影响到农民对职业教育接受的积极性,也减少了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最后导致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失衡。 目前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很多地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没形成制度,缺少常态化发展目标,这就影响到了培训质量。一些地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少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师资的数量较少,专职教师数量不够,多以兼职教师为主。这一些因素均不利于农民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少数教师没有认真研究农民培训的特殊性,采用了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在培训的理念上较为陈旧,没有与时俱进,缺少教学创新性,因此影响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效果。 农民职业教育以政府举办为主,开展培训的主体仍然是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然而这些单位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一般都是采用大众化教学,没有针对农民培训进行调研,不了解农民对知识的需求。因此,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存在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有的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操作,而农民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通过动手操作来进一步消化理论知识。由于农民在培训过程中不可以真正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实践技能,导致农民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影响农民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
上一篇
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下一篇 工作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