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时间: 发布时间:2024-02-28 10:25:10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协的开局之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人民政协一项经常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按照“重调研、勤调研、善调研”的要求,逐步的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以高质量协商、高水平建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认识世界和获得真理的思想方法。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客观情况变化、把握历史大势、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把握人民群众期待,不断察觉缺陷、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从而战胜一系列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历史。调查研究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备极其重大地位和作用。 (一)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法。马克思曾说:“一个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更不会了解力求推翻这个社会的运动和这个革命运动在文献上的表现”。这里讲的“了解社会现状”,实际上就是调查研究。比如,从1844年到1883年,马克思在近40年的时间里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系统、动态的调查研究,他特意制作了《工人调查表》,仔细地了解工人的劳动强度、劳动环境、上班时间以及劳资关系。正是通过这一些细致入微、深入肌理的调研,马克思才得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写出了改变世界的鸿篇巨著《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离不开调查研究。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着眼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我们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途径、实践载体、有力工具,坚持在调查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到处理问题的思路和办法,逐步的提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查研究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制定的一系列重大政策,确立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都建立在扎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落后、人民积贫积弱的东方大国,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走,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作了极为艰辛的探索。1927年,同志在32天里步行700多公里,当地考验查证了湖南5个县的农动情况,广泛地接触和访问广大群众,召集农民和农动干部,召开很多类型的调查会,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为我们党成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后,等同志,就一直思考中国怎么样才可以摆脱苏联模式、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1956年2月14日至4月24日中的43天时间里,同志集中听取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形成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是我们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使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 进入新时代,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的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习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了调查研究的意义、内涵、途径、方法,就《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等等。习身体力行、亲力亲为,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深山大川,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一系列战略部署重大决策,到破解现实问题、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到打赢三大攻坚战;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谋划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使调查研究工作同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多深入、常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听取一线声音,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办法和路径找得更准一些,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三)调查研究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根本工作方法。中国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志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习强调:“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抓,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真正体察群众疾苦、掌握群众愿望、贴近群众感情,针对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更好地反映民意、汇集民智、以人民为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四)调查研究是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目标远大,任务艰巨,千头万绪从何抓起?习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一定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要从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入手,切实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举措弄明白,把各类问题搞清楚,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确保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切实肩负起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五)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职的重要基础。调查研究对于人民政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发挥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把调查研究作为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基础环节,各项工作都应建立在调查研究之上。在政协如果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不可能议好政,也难以建好言。我们要切实把做好调查研究作为履职尽责的必修课、担当作为的看家本领,以更好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 《习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收录了习关于调查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涉及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根本原则、科学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调查研究要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明显问题,不断提出真正处理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习在部署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时指出:“要抓住能够带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重点工作,统筹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对每个发展理念,也要抓住重点,以抓重点推动每个理念在实践中取得突破”,等等。这就告诉我们,任何调查研究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搞调研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聚焦明显问题,努力找到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措施办法。 (二)调查研究要注重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真实情况是事物本质的客观反映,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认识方法。习强调:“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防止‘被调研’现象”。强调:“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只有这样去调查研究,才可以获得在办公的地方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处理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等等。这就要求调查研究要掌握主动权,必须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作为前提,运用好摸清真实的情况的途径方法。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立场是中国的根本政治立场。习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时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真实的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等等。这就告诉我们,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查研究一定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汲取营养和智慧。 (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人的重要思想方法。习指出:“实践反复证明,能不能够做到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习在部署“十四五”规划工作时强调:“各地区编制本地区规划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不能搞层层加码。要坚持和完善规划有效实施的机制,完善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机制,提高规划执行力和落实力”,充分阐释了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然后分析综合,形成符合实际的判断,才能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五)力戒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习强调:“绝对不可以搞,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等等。近日,中办印发了《关于深化拓展整治 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通知》。我们要落实通知要求,坚决杜绝调查研究中存在的形形的、官僚主义,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着力提高调查研究实效。 习指出:“新时代人民政协要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这就要求人民政协充分的发挥人才荟萃、专家云集的智力优势,代表性强、联系面广的组织优势,集思广益、平等协商的民主优势,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实际问题,深入做出详细的调查研究,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众智、出实招、谋良策。 (一)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精准选题。选题是调查研究的起点,科学选题是搞好调查研究的重要的条件和前提。选题时,要紧扣“国家所需”,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紧密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围绕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列出的12个方面需人民政协立足职能、着重关注的问题,明确工作重点,确保政协调研同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努力使政协工作围绕中心更紧密、服务大局更有效。要聚焦“民心所盼”,紧扣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生态环境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开展调研,切实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清、分析透,努力研究提出处理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为党和政府做好民生领域工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要立足“政协所能”,精准把握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发挥政协优势的结合点,根据各位委员所在界别、所在专委会、所在地区的实际,聚焦新时代新情况,围绕前瞻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综合调研,做到超前谋划、及时建言;聚焦一些小中见大的具体问题深入调研,真正把小问题做成大文章;聚焦战略性问题、事关长远的问题,多做一些长线的跟踪式调研,为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发挥政协组织优势制定好调查研究方案。人民政协是由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的,汇聚了方方面面的代表人士。应充分的发挥政协“大智库”优势,科学制定调研方案。组建调研队伍,既要有研究理论政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要有熟悉基层、了解一线的相关同志,既要有中央部门和央企的、也要有地方基层的,既要有党内、也要有党外同志,综合各方优势。选择调研地点,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既要走安排的线路,也要有些自选线路。采用调研方法,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交流、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基层蹲点调研和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相结合,努力提高调研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发挥政协委员代表性强优势进行实地调研。全国政协34个界别覆盖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有的领域,政协委员是各界群众的代表,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对于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直达基层群众、直面有一定的问题,更容易听到真话、摸到实情。要充分运用好这些优势,在深入调查上下功夫,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正沉到一线、深入群众,摸实情况,找准明显问题,注意安排调研和随机调研相结合,鼓励开展“四不两直”、暗访、小分队等“自选动作”式调研,有时真得拿出“他让你往东,你偏往西”的劲头,努力扩大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不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在加强研究上求实效,发挥政协人才荟萃特别是能够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对调研涉及问题开展多角度、跨专业、全方位的综合分析,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提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的意见建议,努力做到既“说得对”,又“说得好”、“说得有价值”。 (四)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优势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调查研究的实效要体现在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上,真正提出有价值、有明确的目的性、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我们既要下功夫搞好调查,又要下功夫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要发挥调研组全体成员的作用,集中大家的智慧,体现专家的优势和力量,发扬政协好经验好做法。比如,一些专委会由调研组组长牵头,在调研结束后,组织全体成员深入座谈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特别是发挥政协智力密集、学科交叉优势,充分挖掘委员专业特长,让专业人从不同角度提专业的意见,把问题分析透,把对策提实。对一些调研报告不能涵盖或说不透彻的意见建议,还可以组织有关委员进行深入研究,转化成提案、信息专报、社情民意等,使调研成果更加丰富。 习指出:“政协委员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处理方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这是对政协委员搞好调查研究的明确要求,也是政协委员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基本方法。十四届全国政协的任期,正处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把搞好调研作为履职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贯穿履职活动全过程,在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强化政治意识。人民政协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人民政协组织委员开展调查研究,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贯穿始终。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调研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要学深悟透习对调研涉及领域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领会相关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精准把握其时代背景和精神实质,努力使提出的意见建议政治上有高度、政策上有厚度、工作上有强度,担负起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政治责任。 二是强化群众观点。政协搞调查研究必须建立在牢固的“人民政协为人民”重要理念之上,深入学习习深厚的为民情怀,实打实深入基层群众,除了“身入”、还要“情入”、更要“心入”,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切实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政协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要学会与群众交流,用群众愿意听、听得进的话和群众交流,善于同群众交心,用真情真意打开群众的“话匣子”,更好倾听群众心声,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尤其要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怨问题,努力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同时,通过调研密切联系群众,做好凝聚共识工作,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助推党和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人民群众中得到落实。 三是强化问题导向。习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要认真落实习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探索真实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坚持把调查和研究紧密结合,多说有见地的话,把对策建议提准提实,推进问题解决。 四是强化担当作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履职,履职就要担当作为。要在抓好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方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计出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和现实关切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贯穿到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广交深交朋友,深入界别群众宣传引导,多做解疑释惑、凝聚人心的工作,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上一篇
优化“职教高考”制度 助推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一体化发展
下一篇 调查研究重在求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