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状况调查分析_安博体育app下载安装最新版_安博体育电竞app下载安装最新版
详细内容

2015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时间: 发布时间:2024-02-05 15:31:11      【来源:安博体育app下载安装最新版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最新发布了2015年度调查的最终结果。调查基于“大数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状况做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专业性的“大数据”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学理支撑。本期特刊发此调查报告,并组织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等相关主题文章两篇,以期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的调研方案,2015年6至7月,课题组在全国35所高校① 进行了年度调查。调查表明,积极正向、多样活跃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总体态势,大学生普遍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追求、高度的文化自信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状况及其成效得到充分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育成效不断彰显。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力图客观展现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状况,分析调查反映出的群体差异、相互关联、网络运用、思潮导向、知行统一等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改进提供对应的参考。

  调研采用课题组自行研制的调查问卷。问卷根据2014年度实际应用的情况,作了进一步修订完善,聚焦“大学生的观念与行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成效”。“观念与行为”反映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的思想观念与行为选择状况,考察指标主要涉及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文化观及其行为选择。“教育与成效”反映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状况及其成效,同时关注主渠道和主阵地两个方面,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与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2014年30所部属高校的抽样基础上,增加抽取了往年调查未涉及的别的部分省份的5所高校,即共有35所高校作为抽样范围;以各高校在校总规模人数为分层特征,通过相应抽样计算方式确定各高校的抽样规模,再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分别设置抽样学院的样本规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35份,有效回收率为98.14%。经信度分析发现,调查问卷Cranach’s á系数为0.875,问卷量表拥有非常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模型整体配适度良好,问卷量表具备比较好的结构效度。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总样本中,男生占54.9%(N=1884),女生占45.1%(N=1548);汉族学生占88.0%(N=2992),少数民族学生占12.0%(N=409);16~20岁大学生占31.3%(N=1063),21~24岁大学生占52.6%(N=1788),25岁以上大学生占16.1%(N=546);大一学生占18.1%(N=621),大二学生占18.2%(N=625),大三学生占18.7%(N=641),大四(含大五)学生占17.6%(N=606),硕士生占18.4%(N=631),博士生占9.0%(N=310);人文科学类专业学生占15.7%(N=536),社会科学类专业学生占25.5%(N=870),理工类专业学生占58.8%(N=2008);党员(含预备党员)占38.0%(N=1305),共青团员占58.6%(N=2010),派成员占0.2%(N=7),群众占3.2%(N=110);籍贯为农村的大学生占35.9%(N=1233),籍贯为乡镇的大学生占9.0%(N=309),籍贯为县城、县级市的大学生占19.9%(N=684),籍贯为地级市的大学生占19.7%(N=676),籍贯为省会城市的大学生占10.3%(N=352),籍贯为直辖市的大学生占5.2%(N=180);独生子女大学生占52.5%(N=1802),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占47.5%(N=1628)。②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拥有明确的人生目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积极规划未来发展;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良好;主动参加理论学习和政治活动,思想认识深刻,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慢慢地加强;“厚德于心善于行”,推崇“慈爱扬善”“见贤思齐”“相善其群”的道德精神;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享乐主义”有抬头之势,大学生的纪律观念、道德信心、政治信任等有待进一步增强。

  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人生目的的理解积极正向,91.6%的大学生拥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84.4%的大学生不赞同“生死由命,富贵在天”,83.7%的大学生不赞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面对“宿命论”“拜金主义”等对人生目的的错误看法,多数大学生具备应有的警惕意识和抵御能力。但调查也发现,“享乐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抬头之势。32.6%的大学生对“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表示赞同;在人生理想注重因素上,大学生对“事业成就”(32.8%)、“物质财富”(19.2%)、“兴趣爱好”(16.0%)等因素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国家或社会需要”(5.2%)等社会因素。

  多数大学生拥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91.4%的大学生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满意,75.2%的大学生乐观看待未来人生发展。大学生对未来发展规划很看重,95.1%的大学生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其中,47.3%的大学“长、短期规划都有”。但是,也有近1/4(23.1%)的大学生表示对未来感到迷茫,40.7%的大学生目前“只有短期规划”,应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根据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对其未来发展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规划。

  当代大学生普遍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89%(2014年为81.8%)的大学生认为“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81.6%(2014年为67.2%)的大学生对“先索取,后奉献”持否定态度。此外,在处理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上,大学生更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82.8%的大学生赞同“人生梦想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有机统一”,68.3%的大学生选择在实现自我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两者之间寻找平衡,61.9%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示高度赞同,整体认同度为91.7%,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依次为94.5%、93.7%、83.0%。大学生对12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分别是:富强(96.2%)、民主(92.4%)、文明(95.4%)、和谐(93.9%);自由(90.9%)、平等(94.0%)、公正(95.2%)、法治(94.7%);爱国(79.0%)、敬业(80.8%)、诚信(91.9%)、友善(96.4%)。此外,大学生积极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有59.0%的大学生愿意下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讲活动,85.9%的大学生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有责”。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积极意义,但对12项价值观重要程度的评价有所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诚信(67.0%)、法治(66.7%)、民主(66.4%)、文明(64.0%)、公正(62.0%)、平等(60.6%)、富强(55.1%)、和谐(52.4%)、自由(50.9%)、爱国(45.0%)、友善(39.8%)和敬业(36.5%)。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的实践与实现程度,大学生对其评价不一,由高到低依次是:爱国(97.0%)、敬业(93.2%)、友善(92.6%)、法治(90.3%)、和谐(89.8%)、文明(87.8%)、富强(87.7%)、诚信(86.2%)、自由(81.5%)、公正(79.7%)、平等(77.4%)、民主(77.1%)。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慢慢地加强,能够深刻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意义,亦能够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政治制度的本质、价值与优势。86.0%的大学生认为“应当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014年为78.1%);87.2%的大学生认同“实现民族复兴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4年为82.6%);87.8%的大学生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86.9%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在具体政治制度层面,大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同度依次为85.0%、86.8%、88.6%(2014年为78.0%)、85.5%(2014年为75.5%)。整体看来,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展道路、理论体系、政治制度的认同度均高于85%,较2014年有显著提升。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认知和态度方面,大学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对党组织充满向往。84.7%的大学生认同“中国的领导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87.8%的大学生认同“没有就没有新中国”(2014年为76.5%),87.2%的大学生认同“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014年为77.5%);78.7%的大学生愿意加入中国(2014年为78%)。调查进一步发现,多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总体端正,其选择的排在前位的入党动机分别是“追求理想信念”(26.9%)、“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23.0%)、“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理念有信心”(14.6%)等;选择排序在后的有“增强就业竞争力”(12.8%)、“寻求政治荣誉感”(11.6%)、“谋求仕途发展”(6.1%)等。

  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的支持度较高,参与意愿较为强烈,52.8%的大学生支持“在校大学生参与民主选举、、政治监督等政治活动”,68.4%(2014年为65.4%)的大学生愿意参与上述政治活动。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意愿更加积极,54.2%(2014年为44.5%)的大学生愿意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政治理论报告(学习)会议”。调查还发现,当媒体对社会事件的报道有出入时,65.4%的大学生选择相信“政府官方回应”或“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政治信任状况良好。但是,也有14.4%的大学生选择相信“的报道”。

  当代大学生高度认可雷锋精神、崇尚道德模范,93.6%的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并未过时,仍值得发扬”,62.6%的大学生明确向往成为社会道德模范或英雄。国家道德建设举措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较好的宣传,81.6%的大学生了解“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参与调查的20个省份的大学生对“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知晓度区间在71.9%-89.6%。

  大学生道德意愿充沛并且积极践行,展现了“厚德于心、践诺于行”的道德品行。调查显示,大学生积极弘扬助人为乐精神,96.6%的大学生愿意扶起跌倒老人(2014年为93.2%);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91.1%的大学生愿意做诸如抗震救灾、山区支教、环境保护等相关活动的志愿者;大学生“慈爱扬善、奉献社会”的公益精神愈加彰显,89.0%的大学生曾参与公益活动。

  当代大学生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乐于传承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91.5%的大学生“为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而自豪”,89.9%的大学生确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96.1%的大学生知晓中华文化发展演进历程,表明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素养整体较好。在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方面,大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意愿,93.3%的大学生对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舞蹈武术等传统文化感兴趣,95.3%的大学生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学习民族乐器、练习中国功夫”等中华文化传承活动,大学生群体已然成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弘扬者。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情有独钟,27.7%的大学生表示“中西方节日同样喜欢”,67.0%的大学生“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多数大学生能够理性看待中西节日文化,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主要原因是“借此消遣娱乐,放松心情”(58.4%)。但是,大学生出于“对西方节日蕴含意义的认可”而喜欢西方节日的个案百分比占到52.9%,西方节日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忽视。

  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建设成效不断彰显,85.5%的大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状况持肯定性评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效果及其育德作用的评价得分分别是82.7%和89.4%(2014年为85.0%),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效果及其育德作用的评价得分分别是90.8%和89.0%。同时,大学生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教育方式”(78.6%)、“社会环境”(61.5%)、“学生自身原因”(58.2%)、“教育内容”(55.4%)等。调查所反映的问题也为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如不同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不同区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效果和建设情况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聚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进方向是联系现实问题、增强趣味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点关注党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渠道,努力促进不同教育举措协调并进,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全员育人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效果得到大学生高度认可,但不同省份之间差异较大。调查显示,大学生充分肯定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效果及其育德作用。有82.7%的大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效果持肯定性评价;89.4%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德作用持肯定性评价,比“其他课程”高出37.7个百分点。另外,“教育引导-思想观念-文明行为”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均正向显著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且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最大,标准化系数为0.17。

  通过比较分析调查所涉的2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发现,不同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大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效果的评价差异较大。2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按照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效果及育德作用的整体性评价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山东、新疆、贵州、黑龙江、宁夏、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湖北、陕西、天津、北京、四川、浙江、安徽、重庆、甘肃、湖南、云南。在开展效果层面,2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肯定性评价处于73.1%-91.4%之间,近半数省份的肯定性评价比例超过80%;在育德作用层面,2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肯定性评价处于83.8%-97.1%之间,近半数省份的肯定性评价比例超过90%。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情况,大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水平的肯定性评价依次为91.5%、89.7%、86.9%、93.1%(2014年依次为91.8%、91.1%、89.6%、90.5%),满意度依次为56.2%、52.2%、48.9%、60.7%,其中,师资水平的肯定性评价得分最高,而教学方法的肯定性评价得分较低。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体成效较好,但是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不同区域大学生③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整体性评价由高到低依次是:东北地区(93.4%)、华东地区(91.4%)、西北地区(88.8%)、西南地区(88.7%)、华北地区(89.8%)、华中地区(88.7%)。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评价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不同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具体情况是:东北地区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水平评价均好于其他地区;关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西北地区评价最低;关于师资水平,华中地区评价最低;关于教学方法,华东地区评价最高,西南地区评价最低。

  大学生普遍期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一步联系现实问题、增强趣味性。关于教学内容的改进,大学生对“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68.4%)、“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63.6%)的呼声远远高于“注意避免重复”(20.9%)、“加强理论性和思想性”(11.4%);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50.5%的大学生建议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47.9%的大学生建议要“重视开展实践教学”,而“加强师生互动交流”(29.8%)、“强化案例教学”(23.6%)、“重视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运用”(17.5%)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当前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较好,大学生的整体满意度较高。89.0%的大学生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德作用持肯定性评价,教育渠道、教育举措、全员育人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依次为67.2%、57.8%、59.4%。“教育引导-思想观念-文明行为”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教育渠道满意度的提升对于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贡献度普遍高于教育举措,其标准化系数分别为:党团活动(0.79)、社会实践(0.77)、就业教育(0.76)、社团活动(0.75)、校园文化活动(0.74)、心理健康教育(0.73)、网络教育(0.71)、学生后勤服务(0.66)、学生资助工作(0.63)。

  调查显示,多渠道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从大学生的参与意愿来看,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大学生喜爱,90.7%的大学生愿意参加社会实践;79.5%的大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诸如讲座、运动会、读书会、文艺晚会等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高校社团活动如火如荼,面对种类繁多的社团活动,大学生选择文体活动类(41%)、公益活动类社团(29.3%)的意愿明显高于学术科技类(18.1%)和思想理论类社团(5.5%)。从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参与情况来看,87.3%(2014年为79.7%)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曾参加过社会实践;67.0%的大学生参加过社团活动,其中32.4%的大学生参加了一个社团,25.7%的大学生参加了两个社团,参加过三个及其以上社团的比例为8.9%;高校党团组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团教育活动,66.0%的大学生表示其所在党团组织会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从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价来看,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满意度相对较低(65.7%),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和大学生的内心期许仍有距离;社团活动的开展成效及其育德作用得到肯定,大学生对社团活动的满意度较高(69.4%),65.7%的大学生表示社团活动对其有“比较大”或“非常大”的帮助;60.5%的大学生对党团活动表示满意。

  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多措并举,构筑了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多重教育举措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看,关于主题教育,86.7%的大学生表示其所在学校会针对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80.9%的大学生表示学校开展过诸如“学雷锋”“创先争优”等教育活动。关于学生资助工作、就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满意度依次为73.4%、59.5%、56.1%、42.2%。除主题教育、学生资助工作外,大学生对其他教育举措的满意度均低于60%,应予以重视。近年来,高校积极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91.5%的大学生表示所在学校拥有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公众平台,85.2%的大学生会主动浏览学校的新媒体公众平台,45.9%的大学生会主动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网站。新媒体网络育人平台受到大学生广泛关注,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满意度仍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全员育人工作得到大学生的总体肯定,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科研育人方面,74.9%的大学生表示导师重视在科研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引导;在教书育人方面,57.3%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群体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在管理育人方面,大学生对学校后勤服务的满意度为56.9%;在课程育人方面,48.3%的大学生认为其他课程教学对促进思想品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家校合作育人方面,46.0%的学生表示其所在学校或学院会“定期组织”或“偶尔组织”师生与家长的见面会、交流会等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活动。与科研育人相比,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课程育人的教育成效仍有待加强改进。全员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育人积极性,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在宏观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挖掘调查数据,努力呈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可能成因,并尝试从微观层面提出建议。

  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群体差异十分显著。具体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状况愈好。在人生观层面,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对奉献价值观的认同度逐渐升高,人生理想更明确,人生态度更乐观,看待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更理性。在政治观层面,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日趋成熟。第二,随着学段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愈下降。学段按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的顺序,每提升一个单位,大学生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了解情况得分降低7.3%个单位;从大一到研究生,各学段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的均值得分依次是1.642、1.575、1.406、1.379、1.137。第三,不同学科大学生的文化观与文化素养存在显著差异。历史学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明显好于其他学科大学生,其对中华文化历史的了解情况最好(94.1%)、民间传统文化兴趣最浓厚(88.2%)、传承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意愿最强烈(94.1%)。

  调查所发现的群体差异问题,印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即大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主观因素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的人生阅历愈加丰富,其思想认知状况愈好。但是,上述数据也提醒我们,不能误认为随着学段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愈加丰富,其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越趋于完善,从而忽略满足大学生由思想认知向行为选择提升过程中的有效教育指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教育对象的群体差异问题,努力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既遵循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特征与一般规律,又观照个别群体的鲜明特征和特殊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欲速则不达;针对年龄差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设置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梯度式教育目标,而不是拔苗助长,向大学生提出其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范围之外的教育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能一劳永逸,一处懈怠则百勤废;针对学段差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大学生打造从新生入学到毕业求职的精品套餐,持续不间断地为大学生提供不同阶段的教育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不能千篇一律,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针对学科差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基于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开展与其专业气质相匹配的多样式教育活动,等量齐观的教育方式将会丧失大学生的鲜明个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根据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文化观的相关题目各自提取公因子,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公因子作为各观念维度的分析指标。经相关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文化观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人生观与其他观念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另外,“教育引导-思想观念-文明行为”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人生观(0.52)、价值观(0.25)、道德观(0.70)、政治观(0.24)均正向影响大学生的文明行为,且道德观、人生观的影响更为显著。

  研究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文化观在其发展过程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但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造就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着眼局部,重点关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又兼顾整体,努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各部分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在局部强化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力人生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主导作用、道德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的基础作用,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纪念仪式传播、重塑民族集体记忆等途径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道德信仰和价值共识。在整体谋划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完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统筹协调各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教育效果。

  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网络运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的传播手段。数据显示,83.5%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超过2小时,94.0%的大学生使用微博或微信,96.0%的大学生通过上网来“娱乐消遣”“获取新闻信息”“学习”“交流沟通”。调查进一步发现,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过度使用网络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产生负向影响,而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产生正向影响,即浏览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频率越高,浏览学校公众平台信息的频率越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越好。且相关系数显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影响要远远大于过度用网的负向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渗透在大学生人生追求、价值选择、政治认同、道德认知和文化素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公众平台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载体的教育功能也将愈发凸显。但是,网络及其教育功能也有其自身局限性,网络成瘾是让教师和家长极头疼的问题,且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不利于大学生思想认知的深度发展。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网络的两面性,在充分挖掘网络传播信息多元、形式立体、交流双向、影响广泛等优势的同时,关键还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理性看待网络舆情。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载体的运用要适度、合理,还要根据现实需要,充分考虑各教育载体的优势与弊端,做到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的优势互补。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存在值得关注的知行分离现象,将大学生的思想认知落实为践行能力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所在。在观念与行为层面,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愿强烈(85.9%),而在行动落实上却略显不足(59.0%);93.6%的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并未过时”,而只有62.6%的大学生明确向往成为社会道德模范或英雄;96.6%的大学生愿意扶跌倒老人,不过,近半数大学生担心因此被讹诈;91.1%的大学生愿意做志愿者,而绝大部分大学生每年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仅有2-3次。在教育与成效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为56.1%,而只有48.4%的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会主动寻求咨询;90.7%的大学生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有实践经历的大学生比例为87.3%;75.1%的大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而仅有67.0%的大学生有社团活动经历。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在没有特定环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个体的行为意愿越是强烈,则越有可能去执行该行为。但是,对特定环境中个体行为的研究要借助于“行为情境理论”,即个体行为因行为情境的改变而迅速发生变化,大学生的知行分离问题在该理论视域下能得到合理解释。因此,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知行统一问题,应更加关注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注重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状况的评价中,大学生表达了同样的呼声,即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多开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

  “教育引导-思想观念-文明行为”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均正向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具体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最显著,对价值观的影响作用最小;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最显著,对人生观的影响作用最小;总体来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更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育功能日益完善、教育成效日益彰显,二者在合力推动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成就。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各有侧重、各有所长,要积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平台,努力实现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等途径来进一步巩固其主渠道作用,同时深入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借助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渠道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向社会实践的延伸,以及大学生思想认知向行为践履的转化。

  ①抽样选取的35所高校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项目批准号:11JBG0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沈壮海、王迎迎,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